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_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_中文字幕一永久免费观看

資訊中心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資訊中心 > 時政要聞

今年極端天氣多發(fā),對秋收和冬種有什么樣的影響?農業(yè)農村部回應

  • 2021年10月20日 03時
  • 北京商報
  • 百家號
  • 0



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1年10月20日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會上有記者提問,今年極端天氣多發(fā),近期北方地區(qū)降雨比較頻繁,請問對秋收和冬種有什么樣的影響?是否會改變秋糧豐收的基本面?

農業(yè)農村部種植業(yè)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,感謝您對糧食生產的關注。您的問題概括起來應該是三個方面:第一,關于秋收。正如你所說,秋季北方降雨偏多,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兩輪強降雨,給北方的秋收帶來了不利影響。我們常說“三春不如一秋忙”,今年的秋雨使秋收格外忙。一方面,秋雨連綿造成秋收進度放緩,據(jù)農情調度,截至目前全國秋糧收獲75%,比常年慢了4個百分點,秋雨影響秋收主要在中西部的黃淮海和西北地區(qū),對東北、華南、江南影響較小。黃淮海和西北地區(qū)的問題主要是土壤普遍過濕,常規(guī)機器下不了地,秋收進度慢,常年這個時候玉米基本已經(jīng)收完了,今年收的只有八成多。另一方面,秋雨連綿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,一年到頭都在忙,收到手里才是糧。為了應對地濕的問題,把豐產的糧食收上來,有的農民需要把輪式收割機改成履帶式,有的要把稻麥收割機改成收玉米的,有些需要人工來搶收,這些都明顯增加了收獲成本。黃海地區(qū)反映,今年機收玉米,1畝地增加的成本大約是50-100元。

第二,關于秋糧。剛才講到全國秋糧收了75%,應該說全國秋糧收獲大頭已經(jīng)落地,從各地實打實收和農情調度情況看,河南、山西、陜西因嚴重洪澇和干旱,秋糧確實是減產了。但其他主產區(qū)秋糧多數(shù)是增產的,特別是東北四省區(qū)增得比較多,全國有減有增,增得比減得多,算總賬,全國秋糧是增的。剛才曾總師也講到秋糧豐收已成定局,今年秋糧豐收有三個因素:一是秋糧的播種面積穩(wěn)中有增,這是豐收的基礎;二是高產作物玉米面積增加比較多,加上光溫水匹配較好,單產是提高的,這是豐收的關鍵;三是河南、山西、陜西大家都比較關注,這些地方局部災情確實很重,是多年少有的,重災的農戶甚至是絕收的,但是總的看,全國農業(yè)受災程度輕于常年。有一組數(shù)據(jù),今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億畝左右,近10年平均每年農作物受災3.6億畝,從受災面積和受災程度看,今年我們農業(yè)的災情應該是近10年最輕的一年。

大家都知道,我國糧食分夏糧、早稻和秋糧三季,夏糧、早稻這兩季已經(jīng)豐收到手了,合計增產了74億斤,加上剛才我講的秋糧也是增產的,現(xiàn)在應該說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,可實現(xiàn)年初確定的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的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主要預期目標。

第三,關于秋種。9月份以來的持續(xù)降雨不僅影響秋收,更主要影響秋種,由于土壤普遍偏濕,騰茬整地困難,冬小麥播種受阻。截至10月19日,全國冬小麥播種進度26%,比常年慢了27個百分點,特別是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大部播種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。今年晚播麥比例大,晚播麥冬前積溫就不足,將導致冬前分蘗減少、個體偏弱、群體偏小,不利于培育冬前壯苗。有的地方農田積水沒法排除,可能會錯過播期,無法下種。土壤過濕也會加重小麥條銹病、莖基腐病等病蟲草害發(fā)生。但專家講,小麥生育期長、230天,回旋余地大,過去也有播期推遲的時候,只要冬前能播下去,開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,奪取豐收還是有希望的。

針對秋雨對秋收秋種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嚴峻挑戰(zhàn),下一步,農業(yè)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的決策部署,堅持問題導向,采取超常規(guī)措施,迎難而上、精準指導,重點抓三件事:一是抓好秋收掃尾,確保顆粒歸倉;二是抓好秋播秋種,力爭冬小麥面積不下降或少下降;三是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麥田管理,為明年夏糧豐收夯實基礎。

    官方微信
    官方微信
    官方微博
    官方微博
    Copyrights © 2019 -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臨夏州凱潤農牧投資發(fā)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19002812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(wǎng)絡 icon 甘公網(wǎng)安備 62290102000167號